技术方案

聚脲,一款非常有应用前景的产品被毁了
点击:30发布时间:2020-01-03

聚脲,一种性能优越的耐磨、防腐、防水材料,曾因中国高速铁路大规模建设被大量采购。而从2014年开始,中国铁路总公司不再招标使用聚脲材料。“一个非常有应用前景的防水材料被毁了。”

 

聚脲,这一款纯真且善良的的材料,是如何一步一步加入中国市场变成“恐怖分子”的呢?


其根源还在于中国的高铁工程高歌猛进,众多水平参差不齐的竞争者一涌而入,聚脲市场陷入恶性竞争导致的。在高铁防水材料的竞标中,有的企业投标价格甚至低于材料价格本身竞标!

    起初,聚脲能从众多防水材料中脱颖而出,就是因为有较佳的防水性能。聚脲技术1986年诞生在美国,曾解救了一批美国早期建成的大型桥梁。


20世纪90年代末,聚脲技术被青岛理工大学教授黄微波引入中国,初期发展速度缓慢,原因有二:材料成本比较高;施工工艺严格而复杂(一分聚脲、九分施工!)。

  在中国这个市场中,永远是价格优势高于一切!

  要想分得“聚脲红利”,就得改配方。通过改变配方,来提高防水材料的性能,这种做法无可厚非,这也是是国际常见的做法。然而,国内的很多厂商却“创造性”地将其用于降低成本上。

 

一般聚脲的公道报价是每千克33元-35元。如果中标价将近低了一半,中标者如何盈利?“奸商嘴脸怪”会告诉你,改配方,偷工减料呀!比较常见的做法是:使用半聚脲涂料,甚至聚氨酯涂料,来代替纯聚脲,以降低成本!

 

就像那些“坑二代”一样,出生都是根正苗红,受到良好的教育,素质肯定不是我们农娃能比的,但做出的事情的也是石破天惊,也同样不是农娃能比较的。

聚脲,经过在中国市场的洗礼后,也变成了心狠手辣,唯利是图的中国商人们的牟利牺牲品!

 

当工程发生渗漏事故时,总承包方通常都认为是由于防水工程没做好,责任往往归咎于防水公司;防水公司则认为结构缺陷太多,裂缝过大,多厚的防水层也无济于事,双方互相推责。

 

而作为防水这个行当的一份子,我们经常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:做质量,做品质却难以生存;作假,作投机,却永远不入流!

 

聚脲,一款正经且有前途的涂料,就这样活生生被做稀烂。它,既不是第一款也不是最后一款!这并非是危言耸听,因为整个行业大部分都在作假,很多信息又是良莠不齐,即使是防水老司机也很难辨别真伪。

分享到: